生物医学同位素研究中心实验核医学课程组
2018-2019第一学期期中教学检查报告
一、 理论课教学情况自查
1. 课程教学资料(教学大纲、教案、教学日历等)完备及执行情况
课程组按照要求,在开课前将教学文件建立健全,制定了教学进度表,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详尽的安排,同时已按要求完善教学日历,并及时维护。
2. 教学进度情况
按照学校教学计划,本教研室本学期开设了限选课《实验核医学》、《细胞-肿瘤纵向综合创新实验》两门课程,其中《实验核医学》进程已过半,《细胞-肿瘤纵向综合创新实验》为新建课程,于第九周正式开课。对于即将开设新课程《细胞-肿瘤纵向综合创新实验》,从课程大纲制定、实验讲义编写到开课前各实验平台协调会议,已经做好充分的开课准备工作。
二、 教学改革
1. 课堂教学或教学方法改革(含教师开展课堂教学互动的情况)
任课教师认真备课,根据学科发展的新方向及时调整、更新课程内容。针对《实验核医学》课程难度较大,理论知识较多的特点,教师们增加课程的科普性与实用性,通过观看科普视频、进实验室实地见习等手段,增加同学们的学习兴趣。
2. 考试改革情况(包括考试方式、形成性评价所占比例改革情况等)
本学期的《实验核医学》课程考核将突出“学习过程”的重要性,平时成绩与期末测试的比例调整为7:3,平时成绩由随堂测试、见习提问以及小组汇报评价构成。
3. 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情况
在《实验核医学》课程授课过程中,在介绍大量临床病例资料的同时,适时提醒同学们注意医患沟通、科研诚信等问题,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。
4. 教师开展课程教学建设情况
本学期课程组继续在智慧树网、中国大学MOOC开设在线开放课程《辐射与防护》,同时课程组还在积极筹备《辐射与防护》MOOC改版以及新建《实验核医学》课程MOOC建设事宜。
三、 教研项目和教研经费执行情况
课程组张超、梁婷老师已完成各自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设计及制作工作。同时张超老师还获得了第二届“泽众杯”全国教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设计大赛二等奖。
四、 反馈问题落实和整改计划
对照基础医学院1-4周教学情况学生反馈统计,11月8日上午在本教研室内召集所有任课教师集中讨论,虽然学生调查问卷中并未提到我课程组开始课程,但根据授课教师课堂随堂反馈,针对学生就选修课管理不规范及教学内容难度过深的问题,提出了增加与学生之间的沟通、针对教学内容发放调查问卷等建议,将在后半学期中实施。

生物医学同位素研究中心
2018-11-08